温馨提示:此页面由第三方提供! 乐修号自营维修号码:4OO-966-8255

生态环境部答界面新闻: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累计成交额达2.7亿元|界面新闻 · 中国

更新时间:2025-10-30 02:41 jiuhebk 7

界面新闻记者 | 张倩楠

界面新闻编辑 | 刘海川

“自去年1月份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启动以来,初步实现了预期建设目标,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减排量的交易较为活跃,市场开局良好。市场主体的参与能力和低碳减排的意识显著提升。”2025年10月29日,生态环境部召开10月例行新闻发布会,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夏应显回答界面新闻提问时表示。

夏应显介绍,截止昨天,全国温室气体的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已经成功的登记了31个项目和1504万吨的CCER,累计成交量达到了325万吨,成交额2.7亿元,切实为一批降碳效果好但减排成本高的项目提供了宝贵的资金支持。

“目前市场已经从管理制度、技术方法、基础设施三个维度初步完成了体系的框架构建,自愿减排项目和减排量的完整性、规范性的审核制度完善,市场交易的行为得到规范,先后批准了八家审定与核查机构的资质、注册与登记,审定与核查、交易与全链条的流程已经构建完成。” 夏应显说。

市场支持领域方面,夏应显介绍,目前市场支持造林碳汇、海上风电、煤矿低浓度瓦斯利用等六类项目开发,今年面向社会开放了方法学建议的长期征集的窗口,汲取各行各业的人才智慧,加快方法学编制工作,公开征求了油田气回收利用,农林废弃物处理、电气设备六氟化硫的回收净化、中深层地热、盐沼和海草床碳汇等十余项方法学意见,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夏应显介绍,“结合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探索采取的行之有效的措施,我们研究制订了淤地坝碳汇方法学,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其核证自愿减排量的计算方法,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了中国方案。”

生态环境部答界面新闻: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累计成交额达2.7亿元|界面新闻 · 中国-第1张图片-乐修号

 “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目前已经进入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生态环境部将坚持通过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激发全社会参与温室气体减排的积极性,推动实现了生态价值转换。” 夏应显表示。

夏应显介绍,一是加快扩大市场支持领域,高标准的构建我国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的方法学体系,鼓励社会各界探索低碳零碳乃至负碳的先进技术。二是健全完善数据质量的监管机制,提升数据质量监管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加强市场主体能力建设,向社会提供高质量的碳信用产品。三是深入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做好与国际碳市场的统筹衔接,进一步提升我国碳市场的国际影响力。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